中好友,也就是他这一派的人前来赴宴,与陈初六交换一番看法。自王曾离开之后,他手底下的人,要么被贬了,稍微厉害一点的,抱团取暖,其余的就是倒戈或者改旗易帜,也有不少人投到陈尧佐手下。
广泛的“王派”,其实包括陈尧佐的。与“吕派”不同之处,主要就是在政见之上。王派以为,为官也好,为相也好,都只是臣子,臣子的职责,那就是辅佐君王。王派之先,便是从冯拯那里来,可以算作“柔道”。
吕派却不这么以为,他们以为,朝廷想要长久治安,那就必须是虚君实相。相权要能独揽朝政,君王垂拱而治。这一派,则来自寇准、丁谓。不得不说,这种办法在历史长河之上,是更为先进一些的。
但眼下这个时候,陈初六是赵祯的心腹,君权有多大,他的权力就有多大。自然是不能搞虚君实相,而是应该尊王而辅佐之。这就是陈初六为何与王曾、陈尧佐这一派合得来,与吕夷简终究分道扬镳的原因。
陈初六入宫之后没有得到授官这件事情,陈尧佐这些人也是知道了。来到宴厅,陈初六看到陈尧佐坐在正中,旁边一位,真是礼部左侍郎王随。其下,还有许多人,见了陈初六皆是起身叙礼。
陈尧佐看到这一幕,眼中十分满意,介绍了一番,指着最后一人道:“知应,这位是范仲淹,字希文。前不久才入京,现为拜为右司谏。刘太后崩逝之后,朝中有人欲立杨太妃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
“希文便上奏天子,言明频立太后,有皇帝不能亲政之嫌。赵官家采纳,罢黜太后册名,但称谓不变。这也是一名敢言能干、文武皆通之人。”
陈初六朝范仲淹远揖一下,算是表达了敬意。范仲淹是何等人物,自然不要别人多说了,他比谁都清楚。
在太原府时,他就听到范仲淹力上数道奏疏,力主还政天子,后来被排挤出京,但还是十分简在帝心。故而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