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去联系四为诗社的人,在家好好陪一陪家人。待明年春闱之时,诸位回来,高中进士,光耀门楣。”
“先生,这几年虽先生在此学事功,先生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永世难忘,离别之际,请先生受我等一拜!”
“陈某与你们,绝非师生,而是亦师亦友。这些年,诸位对本官,亦有诸多裨益,在此陈某也感谢大家了,快快起来。要是再不走,就又该下雨了。”
陈初六抱拳,将徐良骏这些跟随前来太原的人送走。自然还有几位不肯走,他们已是将家人借来,打算留在这太原府,石炭场、古城,坚守陈初六所定下来的制度。
送走了这些人,陈初六长出一口气,看着汪汪汾水,这片流血流汗的土地,心中还有些不舍。但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不想离开,也不行了。太原府的陈家,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分拨运往汴京。
还有答应陈尧佐的三百万贯钱,也是送了过去,扣除了整顿河务用掉的六十万贯,原本那三十五万贯,后来又加了一些。
可是,自从俞高宜倒台之后,河东路没人再敢惹陈初六。于是乎,陈初六似乎性情大变,这段日子老老实实,并没有做出十分出格的事情。而汴京那边,人来人往,最记不住的,便是人了。
街头巷尾的说书人,甚至已经将陈初六冒险记作为怀旧节目了,更不用说朝廷之上。太后崩逝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已是让人迷醉其中。
天子早朝之后,百官散去,各自去自己部堂办事。有许多人前往政事堂,但其中有二位紫袍的人,甚是惹眼。
左边一位,不仅紫袍,还有金玉腰带,看他身上的饰物,便知道此人已是位极人臣。右边一位,也是紫袍,但逊色得多了。
这两人真是吕夷简,与礼部左侍郎王随。王曾离开之后,礼部尚书一职,由他带走了,可他在那么远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判吏部事。于是乎,知吏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