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己是个大奸之人,那这弹劾还起什么作用?哼,袭大人,多谢赐教。”
“不敢当,不敢当。”
“对了,咱家怎么觉得,这太原府知府,有些耳熟。”秦九问道:“袭大人,太原府知府,是个什么人呐?”
“太原府知府暂时没有实任,只有太原府少尹暂代,此人名叫陈初六,呵呵,秦公公认得?”袭承基问道。
“当然认得……慢着……你刚才说谁?陈初六!”秦九吓得坐在了椅子上:“咱家怎么听着这太原府知府这么熟悉,原来是陈大人,袭知府,你怎么不早说啊!”
“怎么了?”袭承基不明就里,这秦九是天子近臣,又是天家最信任的太监,连路府四司都不放在眼里,怎么听到陈初六的名字,会惊讶成这个样子。
河东路联名上书弹劾秦九的奏折之中,根本没有太原府的联名,袭承基刚才所说不过是为了忽悠秦九而已。但在议事的时候,大家议定了,这公主府的地方,最好放到太原府。
于是,便在奏折之中,附上了给朝廷的建议。太原府,再加上河东路几个最穷的州县,这么一来,太原府必定会被朝廷选中,其余地方便不用担心钱袋子被掏空了。
弹劾秦九不过是保住面子而已,大家都知道这弹劾的作用有多大。但这里夹着的建议,才是保住里子。
袭承基到秦九这里来,便是为了祸水东引。
可秦九这祸水,却不愿意东去。身在后宫,可以不认识字,但绝对不能不认识人。有些人,往死了欺负他,不论他反抗不反抗,都没什么。有些人,敢对他有一丁点不客气,下场一定是凄惨的。
整个大宋,秦九只服三个人,算入后一种,头一个太后,次一个天子,三一个张氏。除了这三个,也就是几位相爷,还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勉强一起归为后一种。剩下的那些大臣,统统可归为前一类。
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