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宋朝大官人 > 第九百四十三章 必须收粮

第九百四十三章 必须收粮(3 / 4)

“行了,想要让本官饶命,自然只有按照本官的去做。你们东家若有什么不愿意,带着这把折扇,直接到太原府去找本官商量。这商行是的官商合营的,自然也有一半的公事,生意上的事情,也算一半。”

陈初六说完,在这惠农商行中四处看了看,发现这里的粮食,保存得还算井井有条,各仓底下都有火炕,时刻保持仓内干燥。

回到府衙之后,陈初六召来马思远、刘沆,又把陈家埠头留下来的人叫来,让他们前去大漠买盐。车队是现成的,盐场被淹没之后,数千盐民正好没事情可做,便可差遣他们去大漠取盐。

大漠的盐,是从盐湖里取出来的,成本和品质都与海盐一样。但这品质高一些的盐,求大于供,价格自然也得高一些。

陈初六打算在大漠这里进盐回来,对于河东路而言,大漠这边的盐供给肯定不够,对太原府而言的影响则大一些,能让普通百姓中家底稍微殷实一些的,能买得起品质较好的盐。

淹没的盐场,其实只是一部分,太原府乃至河东路其他地方,依旧还有许多盐场,有了大漠过来到底盐,他们亦将想办法提高盐的品质。

古时候,随着漕运的发展,海盐占据很大比例。但在河东、河南这些内陆,还是靠的天盐,若是到了川贵,则又有不同,他们能买到岩盐,也就是杨开。塞外正是湖盐、岩盐多的地方,都可以通过陈家在大漠的势力,运往太原。

到时候,陈初六又弄一个什么官商合营,把这一笔盐握在自己手里,发行盐引,这便是数不尽的财富。盐引是什么?一张白纸而已。只要他手里有盐,百姓需要盐,这一张白纸,就能当钞票来用。欠陈尧佐的三百万贯,那都是小意思。

陈初六坐在府衙的书房之中,抚着一把琴,看了黄保长抚琴之后,他觉得这东西也不是那么难学。琴棋书画,这古琴是君子之乐,学一学,实是能提升逼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