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宋朝大官人 > 第八百五十九章 工商皆本

第八百五十九章 工商皆本(2 / 4)

,这支使的话,在场之人听了都是十分认可,史才良一拍腿道:“若不是支使这么说,下官还没看出来別驾的办法,別驾这手招蜂引蝶真来得巧妙。而且他们已经租了码头,想走也走不掉!”

“大人,现在正是秋收的紧要关口,这些百姓不想着在田地里努力耕作,却想着在码头搬运,果真鼠目寸光。下官以为应当严令禁止百姓卸货,在家里老实种田,准备秋收。”支使大声回到。

可他这几句话,引得堂内堂外许多人发笑起来。这秋收之前,庄稼的长势已经定了,施肥浇水已经没用,只要不生虫,这年的收成基本已经定下了。再怎么努力,已经改变不了。众人笑他不懂农事,还自以为是。

陈初六也乐了几声,支使脸上立马挂不住了,这时陈初六则道:“稍安勿躁,本官以为可以先静等着看看,若真出了什么事,在改变不迟。”

众人一并称是,自然不会再有反对的了。只不过,这些人里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更别说太原府外面了。陈初六在码头上做的这些改革,在官场上可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重农抑商的思想,比孔夫子的还要深远,对于古代帝王而言,守土自耕的人最好管理,也最好收割。于社会而言,农业稳定才能有经济稳定,不说颗粒无收,只要歉收就有得罪遭。其实这并无不可,哪怕到了后世,也得重农。但抑制商业,是值得商榷的,故意阻碍正常经营,更是不行。

宋代还好,重农但不抑商,商业繁荣,供给了大量赋税。但到后期,士大夫们一边自命清高鄙视商人,一边又把控商行,捞钱自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思想,直到明末才有一位黄宗羲的学者提出反对,称工商皆本。

重农抑商思想几乎已经成了共识一样的存在,如陈初六做出了几件优待商贩的事,就像是在平静湖面上丢了块石头。然后这块石头,被人捡了起来,学着他的样子丢下去,捡起来……丢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