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代名相,这人的能力,那是可以想的。而邢学林,办过义仓,而且还颇有成效,这正是陈初六要用的人才!
这真是要什么来什么,陈初六想要做自己的大业,这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却放不下。现在清闲了一些,但总放心不了史才良和麴学文。如果有了时间,就有精力去办石炭的事,对付枢密院留在三交口的手。对了,还有那个狐大仙!
见陈初六这诧异的模样,邢学林笑着道:“陈大人别不信,这是皇命,请陈大人过目。”
“果真如此,果真如此。”陈初六激动地问道:“宋祁,子京,今后本府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邢知县,阳曲也劳你多多费神,眼下秋收要来了,你可以试着向百姓宣传宣传义仓的事。”
二人拱手道:“谨遵大人之命。”
众人都十分高兴,对太原府的大小政务,商量了许久。邢自珍和廖晋鹏得到了陈初六的准许,前去各地寻访查看。
约定好了,发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先私下告诉陈初六,不会上报。要是发现好事,就可以直接呈报。现如今,太原府的财政,应该是整个河东路算上乘的,陈初六正要他们把自己这点成绩宣扬宣扬。
邢自珍来这里,本是为了帮陈初六的。在太原府四处转了转,看到官仓什么的都满,就放心下来。在那些县衙里面露露面,给陈初六撑撑场子。
有了臬台、藩台撑腰,各县那些知县,谁还敢不老实。府衙里面,宋祁是新任通判,原来两个通判之中,麴学文被调走了,这便是宋祁、史才良为签判。宋祁的科名要比史才良高,科年相同,所以宋祁顺理成章成了二把手。
陈初六自然也顺理成章,将府衙里的事情,交给宋祁去做,自己只管着大事,宋祁还是可以信任的。
邢学林为附郭县知县,在序列上为太原府各县知县之首,他上上下下要适应的地方,还很多。于是义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