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煤炭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当然在这个时候,作为燃料取暖和炼钢是最主要的。相比较于砍伐山林来说,使用煤炭对环境的污染,似乎还没那么严重,特别是对于太原这种水土流失的地方来说。
更重要的是,陈初六要借重这煤炭的生意,开辟一条直通南北的商路。汉时丝绸之路,固然有张骞出使,朝廷北击匈奴的因素在。但丝绸之路上的一寸一寸,可是商人们去一步步踏出来的。他们肯去踏,无非一个“利”字而已。
一旦贩卖煤炭有利可图,定会有商人蜂拥而至。到时候,从太原到汴京这一千二百里,就有了一条顺畅的商路。有了商路,就有了车船骡马,有了运力。那么从京师到西北、河北的军需输边,就能省却大半费用,如同疏通了血脉一番。不止如此,还创造了许多脱离田土的谋身之所,让地力下降的这片黄土高坡,能承受民生之重。
这才是利在千秋之计,也才是为国谋事、为民谋福,这也才是陈初六的事功之学!
到时候,三百万贯,何足道哉!
眼下的困境,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陈初六想了许久,也未能找到破局之策,只好先走一步,看一步。不管怎样,做事还得靠耳目、口舌、手足,耳目就是情报,口舌便是报刊,手足便是人才。
陈初六心想,明天上任之后,就借着熟悉工作的由头,把太原府的士农工商,查个清楚。
次日,一大早,陈初六便来到了府衙。从泥屯庄到府衙,路程不是特别远。陈初六这马车的,是一匹马拉一辆车,走得不快,和骑自行车相比快不了多少。七八里路,也就是半个小时。用古人的话,就是两盏茶。
到了府衙,刚好踩点,是到了卯时。陈初六心想,自己身为二把手,晚来一点,这是应该的。可下车一看,空空如也,门刚打开,才来两个门子在这里打扫。门子见到二府老爷,这么早就来了,吓得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