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陈初六在自陈表上写到:
臣生于寒门,本临川一鄙夫,汲汲于名利,碌碌于性命,胸无大志,亦无才干。皇考不以臣卑鄙,发臣于畎亩之中,命臣侍读陛下左右。
有此知遇之恩,由是感激,遂许皇考以驱驰,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报效朝廷之志,天地可鉴!
然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臣失之操切,不知明哲保身,以致于祸事频生,人心浮动,此臣之过错也。臣有数罪陈于文左……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臣甘愿蒙不白……
陈初六擅长用朴实之情,动人至深。众臣传阅一番,不由感叹道:“不愧是出自文宗之手,此文得古之出师表、陈情表之七分也。”
金殿之中,众臣争相看过之后,都是佩服不已。已有不少官员,开始心中默记,打算传抄于外。传来传去,传得御座之上的赵祯也心痒痒了。等自陈表上来一看,赵祯读出了个中情由,陈初六这是在为他着想呀。
底下那些弹劾,不论赵祯驳回还是批准,都会被人骂成昏君。但现在陈初六选了一些罪过,自己认了。这一来,赵祯处罚陈初六,就是名正言顺的了,两边的人,也没办法骂他为昏君了。别人都是卖直沽名,陷君于昏聩,而自己博得好名声,陈初六却是陷自己于祸患,成君上之名。
赵祯在御座之上,看到满金殿的臣子,只有陈初六这么对自己,那叫一个感动得涕泗横流。
满朝大臣,皆是自愧不如,上前将自己的奏折拿了回来。从薛度死在金殿之后,早就乱成一团了,谁拿了奏折,也没有礼部的人管着。再说吕夷简任礼部尚书,他也没说什么。
乱了一阵,众臣回到自己站位上,静等太后发落。候了半天,太后却抬舌道:“即日起,陈初六罪罚皆由政事堂定,他人不可再议,再议者反受其罪。陈初六,你去殿外等候旨意。”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