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古人之言。你这篇文章,辞藻虽然华丽,却未得庾信之精华,反而有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状,若不改之,必难有大成!”
薄光济也是在一旁点头,那学子见状,只好认投,受教的样子,接过自己的文章,但坐下之时,还撇嘴不服。柳永又拿起徐良骏的文章来读,才读到一半,便忍不住夸赞起来了,何健京的文章也不错,接连读了几篇,柳永将点评之事,还给了薄光济。
读了一半,有人奉上茶和点心来,大家歇息了一会儿,又将剩下的文章都读了一下。不过,这些后交上来的,都有些敷衍,难有一争之力。
最后将文章读完,薄光济抽出五篇文章来,方才裕、徐良骏、何健京皆在其中,还有两篇他人所作。薄光济笑道:“群贤毕至,这五篇文章,皆可称为佳作,不知柳兄如何想的?”
柳永笑道:“这五篇文章的确不错,但还要请太尊选一魁首来。”
薄光济抚掌笑道:“这五篇文章,其实难争高低,皆有所长。本官若是轻易评选,恐难孚众望……可惜可惜,这五篇佳篇之外,为何没有一篇鼎力精品之作呢?”
在场学子听了之后,都是露出羞愧颜色,这时,柳永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道:“于慈先生,我记得还有人的文章没有读。”
薄光济翻了又翻眼前的文章,摇头道:“都读了呀,真的没了,还有谁的没读?”
柳永忽然拿手指着陈初六道:“方才读文章的时候,没有出现他的名字。”
“哦?果然是的!”薄光济拈须道:“那位陈老弟,为何没有出现你的文章啊?”
他这一问,大家都是看向了陈初六。徐良骏好奇问道:“不错,陈兄,你的文章去了哪里?”
陈初六拿手摸摸鼻子,心里骂了一句柳永没事找事,问道:“我,我交了呀,到哪里去了?不会是弄丢了吧?说不定,刚才喝茶的时候,被人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