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点头:
“我们继续看。”
“再拿卷尺过来,量一量犯人的步长。”
草坪上的足迹几乎无法提取,而且因为有草做垫子的原因,很多足迹特征都显现不出来。
但至少,每个倒伏足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步长,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常行走时连续留下的三枚足迹,第一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到第三枚足迹的后跟后边缘的距离,就是单步长。”
“把‘足迹长’和‘单步长’代入公式...”
“就能大致推算出犯人的身高。”
林新一这么教导着服部平次。
而服部平次则是被他打发着,干着趴在地上用卷尺量步长的苦差事:
反正他眼神好,量出来误差小。
“身高=单步长+1/2足迹长。”
“这么算的话,犯人的身高应该是165cm。”
服部平次给出了结论。
而林新一却是摇了摇头,教训道:
“做我们这行的,用词永远要严谨。”
“数字不能准确到165cm,因为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身高,误差往往会很大。”
“应该说犯人的身高在165(±10)cm。”
“他的身高在这个大致范围以内。”
“留10cm的误差?”服部平次有些不解:“调查范围搞得这么大,这不是跟没推测身高一样?”
“谨慎起见,误差就是得留得大一点。”
“宁可多查一些目标,也比不小心把目标漏掉好。”
林新一语气平静地说道:
“当然,实际调查过程中,还是优先查离165cm这个计算结果更近的目标。”
“嗯,我明白了。”
服部平次理解了林新一的意思,紧接着便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