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说明宋国内部的矛盾,远比楚国所预料的要严重。
想着,上官大夫无视了宋国群臣,然后直接看向宋王道:“大王,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宋国群臣一见楚使傲慢的态度,以及对宋王的无礼,不由勃然大怒。
但在楚强宋弱,楚国有意寻找伐宋借口的情况下,许多人却也是敢怒不敢言,免得成为楚宋之战的牺牲品。
但这些却不包括田不礼,此时,田不礼见楚使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后,却是不由大喜。
宋国害怕遭到楚国攻打,宋国群臣担心此时开口惹怒楚使,会成为楚国伐宋的借口与陪葬品,但是他却不害怕,他背后可是还有齐国。
相反,在齐国需要稳定内部的现在,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吸引楚国的注意力,避免楚国趁机窥探齐国,这实在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且,宋国虽然不比楚国,但是宋国也不弱。尤其是,一旦楚国打着宋太子的旗号出兵宋国,想要强行扶持太子贞上位,那宋王必然会与楚国决裂,而不会向楚国投诚。
战事一起,就算在与楚国的对战中接连失利,但宋王依据彭城之坚,商丘之固,足以坚守数年。
等到那时,齐国已经稳定下来,而楚国陷入伐宋的泥塘,早已疲惫不堪,一旦齐军出兵救宋,必能战而胜之。
最后的结果,则是宋国彻底倒向齐国;宋王废了太子贞,另立亲齐的太子;齐国援宋破楚,声势大振;最关键的,他立下这等功劳,必然能获得新即位的齐王地的宠信,只要齐王开口,那宋相的位置,还不手到擒来。
唯一的问题是···
田不礼看向王位上怒气冲冲的宋王,不由皱了皱眉。
唯一的问题的就是这个宋王年纪太大了,若是楚宋交战,宋王突然驾崩,楚军乘势送太子贞回都即位,那他这个始作俑者,恐怕无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