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汉阙 > 第570章 天将雄师

第570章 天将雄师(6 / 8)

推上来一架架青铜铸造的器械,打磨得噌亮。

在围攻亚历山大城时,陈汤算是熟悉了这种骠骑将军和刘更生创造的新武器,一共带来埃及五十门,三十门在城东,二十门在这。

此物造价不菲,是用大汉朝继承自周代春秋那精湛无比的铸铜技术所制,看上去像个挖空了的铜柱,几乎与人身等长,口呈喇叭形,听刘更生说是为什么“散膛压”。固定在木制炮架上,可以调整角度,木架又与坚固的轮子相连,在战场上可以短距离推动。

任将军曾感慨说,他让船队从南海岛屿弄来硫磺等物,到处寻找硝矿——对不起印度没厕所。费十年之功,才用炼得的火药做了三种武器,那所谓的“二踢脚”和“喀秋莎”都是杂耍戏的,只有这“炮”才能发扬光大。

身为河中、印度之主,资源和时间虽够,但信得过的人手不足,在火枪和火炮间,任弘选择了后者,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定下几种大小型号,专门带来打罗马人的这一批,命名为“意大利炮”。

这又不知是哪国的鸟语,任将军却振振有词,说什么“器物用来打了什么人,便用何名!”

比如十年前在大宛试过的配重投石机,就叫“大宛砲”,而听说大秦国都城罗马所在之地名为“意大利”,故取此称。

陈汤对这名很无感,士卒们也一样,于是私底下对这武器,有许多称呼,或曰“骠骑将军炮”,或曰“铜将军”。

工匠们则喜欢叫它“子母炮”,因为炮尾中空,可以将装火药和弹丸的子炮塞进去,楔上固定子炮用的木质或铁质炮闩,才能点火射击,如此能减少炸膛的几率,发射起来也快许多。

神机营的工匠士卒们调整好了十门铜炮之际,罗马人的几个方阵,也已沿着狭长的码头朝王宫位置移动,他们的方阵和盾牌,可是连弩砲发射的箭、矛甚至是石头都能硬扛住的!

“不省了,今日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