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西安侯本人也已贯通五经,才五年便如此,不愧是出将入相之才啊。”
从今日来看,任弘立言效果不错,已经将左传全篇都断好章句,编撰了义理,且能自圆其说,与公羊、榖梁分庭抗礼,已是“理足可传”了。
“如今,任弘便只差立德。”
立德不止是道德,而是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也就是创建一种制度,让众生受益,此为大德也。
汉人相信,《春秋》为汉制法,所以公羊传才能成为五经之首,而若《左传》《榖梁》取代公羊上位,学术大兴之后,学派所欲弘扬的夷夏观、天下观也将影响世人。故而能立言者不一定能立德,能立德者必先立言。
如此观之,任弘是有机会达成“三不朽”的。
三不朽齐全的人,纵观古今,唯周公一人而已。连孔子都在立功上差了些许,全靠后学徒子徒孙贴金,将春秋吹得都继周朝正统,为汉制法了,他才成了圣人。
“若让左传取代公羊,任弘三立已成,日后成为周公一般的当世圣人,汉家天子当如何自处?”
左传里虽无一言提及禅让之事,但公羊最初也不提禅让啊,是董仲舒和他的后学们加以改造后加进去的东西,谁知道任弘日后又会鼓捣出什么新义理来。
所以只要任弘尚在,即便左传有大兴之相,天子也不可能承认其为官学。
这是魏相笃定的事,唯一想不通的就是……
“以任弘之聪慧,不会想不到这点,为何却放着闲散富家翁不做,偏要做让天子忌惮的‘圣人‘呢?”
魏相想到了一个可能:“莫非,他真的心怀异志!?”
……
“太子,今日三家驳辩如何?”
而温室殿中,刘询让他的宝贝儿子说说这两日石渠阁之会的感触。
刘去疾有些说不出来,这三家光“元年春王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