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还真不一定是其对手。
但当任弘回口信,让乌就屠亲自入朝向天子请罪时,他便开始各种借故不来。因为也知道,一入西域恐为任弘所害,只送了个几岁大的小儿子欲做质子。
至于以为能娶汉公主便能得到汉朝信任,简直是痴人说梦!大汉的公主是你想娶便能娶的?更何况解忧公主已经决心让自己成为最后的和亲公主,结束这种外交,反送元贵靡入长安,迎娶相夫公主。
而提出分立大小昆弥,则是乌就屠窥得汉朝心底里其实不欲乌孙重新统一复兴,他愿做小,大乐做大。
这是做大做小的问题么?
乌就屠不知,文忠与朝中群臣也不知,任弘对此早有筹划。
之所以要打这场仗,正是为了给解忧太后再立威望,让乌孙的王系,从“猎骄靡的子孙”,变成“解忧太后的子孙”!
乌孙往后即便要分,那也该在解忧公主的子孙中分。
比如她可爱的小外孙什么的……
魏相倒是没说错,任弘确实有私心,但只是公私兼顾的小私。而文忠接下来劝任弘的,却是想让他做以私害公的大私了!
“下吏给君侯说个故事罢。”
文忠再拜,任弘本以为他又要拿“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来说事,谁料文忠偏不,而讲了个比较冷门的。
“六国时,楚国大司马昭阳率楚军攻打魏国,覆军杀将,取八城,又移兵攻齐,策士陈轸为齐王使者去见昭阳,再拜而贺胜,起而问昭阳:‘楚国之法,灭敌杀将当封何官爵?’”
“昭阳回答,应官至上柱国,爵为上执圭。陈轸又问,比这更尊贵的还有什么官?昭阳答,在此之上,唯令尹耳。陈轸道,令尹的确显贵,但楚王却不能设两令尹!而后陈轸便给昭阳说了一个故事……”
且慢,故事里还有故事,套娃啊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