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公!”几名叛军士卒,不禁跪拜于地,失声痛哭。
阎应元摆了摆手,“大势如此,天欲亡明。尔等已经尽力,都走吧!”
叛军士卒跪着不动,“阎公,那您呢?”
阎应元目光含泪,“如此惨败,数万将士义死,阎某无颜苟活。况且国朝三百年,岂无忠臣死节?”
“快走啊!”阎应元说完,大声呵斥。
跪着的士卒,痛苦叩拜,才起身离开,不过逃是逃不掉了,只能向明军投降。
十余名士卒,只有一人留下。
阎应元见此,不禁问道:“你为何不走?”
士卒叩首道:“小人已无家人,就陪阎公死节吧!”
阎应元见此,只是颔首,不再多说,而就在这时,大队的明军包围了祠堂,一名校尉领着大队持枪的士卒,冲了进来。
那名小卒,把刀在手,挡在阎应元身前,校尉一挥手,几名士卒刺刀突刺,捅入小卒腹部,而后明晃晃的一排刺刀,逼近阎应元。
阎应元拔出战刀,退到台阶上,忽然大声喊道:“天意如此,阎某今死,愿摄政善待百姓。”
语毕,横刀自刎,倒在台阶上。
明军校尉,上前查看一下尸体,走进堂内,墙壁上书写着,“以身殉国,无愧忠贞,天地知我,节义千秋。”
叛军全部兵力,发起反击,不过实力与明军相差太大。
虽说计划出奇不意,但是士卒实力不够,无法彻底执行。
南城的十余万人,没有彻底牵制住明军主力,而攻击赵铭大营的精兵,也没能击溃赵铭的本阵。
赵铭拿起铁棒,一度准备亲自拼杀,不过叛军最终没有达到逼迫赵铭亲自动手的地步。
看着赵铭援军杀来,朱以海心灰意冷,匆忙撤回城中,而明军则趁着夺城,李成栋趁机从太平门杀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