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朝廷有钱、有粮、有兵,且周国称臣后,朝野上下民心士气极旺,大军确实可以动一动,总不能让建奴一直占着北京。
其次,国内藩镇经过将近两年的修养,日渐富裕,而藩镇一富裕,就容易惹事。
所以,征讨东清,不仅是收复北京,完成中兴大业,也是趁机消耗国内藩镇的实力。
永历二年,十一月底。
大明摄政王,传檄各藩镇,以阿济格不愿臣服大明,退出北京为由,召集九大藩镇与朝廷一到进军,发动北伐。
诏令传到各藩,朱琳源、金声桓等镇纷纷响应,就连李定国也表示出兵。
如今朝廷手握五十万精兵,加之摄政王刚降服周国,令吴三桂称臣,正是威势冲天之际,各镇谁敢不从,赵铭便有理由废藩。
十一月传旨,十二月,便陆续有各藩兵马,赶来扬州。
在明军大军云集之际,孙可望却向赵铭告辞,离开扬州,返回关中。
这时,孙可望已经知道明朝看穿了周国称臣的目的,同时也知道,明军将趁着周军与漠西蒙古决战的机会,进行北伐,扫灭东清。
这让孙可望十分气愤,同时也很焦急。
那阿济格真是愚蠢至极,就是一固执的莽夫,智慧根本无法与多尔衮相比。
周国早就派使者,告知了阿济格,如今周国面临漠西蒙古的威胁,自身难保,希望阿济格保存实力,向明朝示弱,以拖延时间。
等到,周国击败莫西蒙古,届时以周清之力,还能与明朝三足鼎立。
可是阿济格不知道哪里来的骄傲,就是不肯向赵铭服软,惹得赵铭要发大军进攻。
如果明军现在进攻东清,周国根本没有能力支援东清。
届时,阿济格覆灭,周国称藩之事,怕只能假戏真做,真从了赵铭。
孙可望看见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