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事实。
崇祯朝覆灭之后,南明内部最大的隐患,就是失去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继承人。
本来就面临强敌,内部还纷争不断,几次大好的局面,都因为内斗而崩坏。
从福潞之争,到唐鲁之争,到桂唐之争,就是因为谁也不服谁。
按着封建法统轮序,在崇祯自缢后,本该是皇太子即位,可是皇太子没有到南京,大臣便只能根据血统亲疏,来找一位藩王即位。
当时最有资格即位的是福王和桂王,不过桂王远在广西,远离王朝中心,况且国不可一日无君,需要早定大统,以定人心,所以时间上来不及。
南京诸多臣公理应立福王为皇帝,可是在江南拥有强大势力的东林党,担心福王登基后,清算东林党曾经阻止其父老福王做太子的事情,便捧出了一个潞王来争位,首开统序之争,带坏了风气。
为此东林党不惜污蔑福王,在福王登基后,依然弄出童妃案、北来太子案、大悲案动摇弘光的法统,使得弘光的地位始终不曾牢固,分了天下之心,也使得弘光朝廷的精力被内斗牵制,以至于毫无作为。
本来弘光登基后,明朝最容易重新确立一个中心,可惜被自己人给破坏了。
弘光拥有血统优势,是法理上的继承人,他在登基后都遭受质疑,那其他血统疏远的藩王就更加不用说了。
这种情况使得,任何一个藩王登基,地位都会不稳。
如今,东南之地便是唐、鲁并立,天有二日,国有二主。
虽说隆武登基在前,鲁王监国于后,按法理,鲁王理应退位归藩,使明朝至少在名义上实现统一,但无奈隆武帝血统太过疏远,而鲁王朱以海黄袍加身,想要退下也不情愿,况且拥立鲁王的大臣,也不愿放弃“定策”之功,担心入隆武朝后不受重用,便逐渐形成唐鲁之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