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太监制度,以内廷女官取代之。本意也是由于太监制度很不人道,残害生理和精神,使得辅佐皇权的朝廷内官,仅仅只能在数量很少、范围很小的一群身心不健全者中选拔。
如此选拔出来的集团,又如何起到辅佐、延伸、拱卫皇权,以同外廷文官做斗争制衡的作用?其结果不过是遭到朝官群起而攻之,总是演变为弊政的开端,在士林舆论中也经常性沦为文人的攻击靶心。
而内廷女官,选拔范围更广。女性数量几乎和全天下的男性数量相当,可供挑选的范围几百倍几千倍于宦官。
何况明季以来,虽然有理学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宣传,但女子受教育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这与几乎全是文盲出身的宦官相比,又是一项很大的优势。
只是既然李来亨创设女官制度,本意就是以身心状况健康的受教育女性,取代身心饱受残害、精神上往往偏激的阉宦,那么就不可能对于女官的婚姻、生育进行过分限制。
其实清朝以旗人为主的侍卫、内务府构建内廷,以制衡外廷的文官武将,同样是不对旗人婚姻、生育做完全禁止——这说明婚姻和生育并不是影响内廷构建的首要因素。
李来亨只对女官婚姻做了少许限制:
其一,即女官仅能进行入赘婚姻,这一项就极大限制了大宗族、望族世家子弟同女官联姻的可能性;
其二,女官之夫不得为官,这一项也限制了男性通过与女官联姻,而通过荫蔽投机官场的可能性——
当然这从另一方面将可能导致内廷的高级女官支持夫婿向工商业发展,形成官商勾结。但在李来亨看来,明末经济处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期阶段,即便是官僚资本主义相对封建经济也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而早期资本主义没有官僚的行政特权庇护,在利润率上,也未必能够战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利用女官的婚姻限制,迫使一部分中下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