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的身上。
或许是因为他的背景,庙堂群臣对于这个年轻人怀着不小的恶意,因为他太过年轻,要知道,庙堂这次提拔很多年轻官吏,却也是三四十岁左右的,甚至还有五十岁左右的,这些人在庙堂里算得上是年轻,而羊祜,他都不能算是年轻,只能算是年幼,不过,满宠对他很是看重,认为他文武双全,将来定然有一番大作为。
当今天子的确是轻松了很多,因为有群臣帮着他来批阅各地的奏表,甚至是商谈国事,他只要最后点个头就好,可是在尚书台内,尚书令的压力,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反而是更加的沉重,侍中台的大臣们很多,他们定下了不少的政令,要求各府执行,而各府在执行的途中,都是需要与尚书台汇报,诸葛亮只能一一看着他们的进度,有些时候,他还需要帮着解决各府的问题。
而他只有自己一个人,尚书台内,并没有多余的人力来帮着他,清晨的时候,他便要去议事殿里,没有他,庞统一个人是不能决定大多事情的,而到了午时,他便要回到尚书台内,忙着尚书台内那些政令的具体施行,还需要作为一个中介点,在几个府邸合作处事的时候,他们总是需要一个调解者。
至于回到了府邸内,他还是得待在书房内,帮着解决各府的相关事宜,既是提出者,又是监督者,偶尔还是执行者。
书房内,灯火摇曳,忽亮忽暗,诸葛亮的手正在飞速的书写着,这是关于各地官吏任免的通告,孙权给与了他不少的提名,他需要在这些提名中找到最为合适的人选,进行任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诸葛亮书写到了半夜,方才有些疲倦的放下了笔,抬起头来,深吸了一口气。
他总是会想起昔日贾公的教诲,贾公曾告诉他,为臣不能事事亲为,这对自己不好,对他人也不好,要懂得放权,这样才能更好的治政,他也的确是想这么做,可是,庙堂似乎并不允许,明明他将拟定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