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薛桐、谢奉等人都是心中冷笑不已:人家兖州镇将士浴血奋战,你这个监军连战场都没去,竟然也在这里摆功劳,真是脸皮够厚!
不过,刘君韬却并不在意,只是和众人谈笑风生而已。
众人一番客气之后,兖州镇大军便开始进城,此时兖州镇左营参将陈子平已经率领麾下游击将军在城内等候,全营将士也是列队等候刘君韬的命令。
刘君韬与其合兵一处,便在城内驻扎了下来。
接下来安顿大军将士的事情,刘君韬就没有过多的操心,自有大同镇操办。
这天傍晚,刘君韬便带着刘子安和张玉清来到了大同总兵府,准备和大同的文官武将商议一下捷报如何编写。
各营的参将全部在军中留守,也正好休息一下。
此番刘君韬前往大同总兵府,是准备和大同的文官武将讨价还价的,此番大战虽然主要是兖州镇将士打的,绝大多数的战果也是兖州镇将士拿下的,但是刘君韬却不能将这些功劳全部拿走。
毕竟人家大同镇的将士也奋战了许久,而且大军伤亡不小,大同府和代王府也都出了不少的力气,所以这大捷的战功还是要分上一分的。
不过此战头功和主要战果必须的兖州镇的,这一点的刘君韬的底线,决不可动摇。
当晚,刘君韬在大同镇副总兵薛桐、大同知府谢奉、代王府长史的陪同下吃了庆功宴,监军王祖和也是兴致甚高,不断和刘君韬谈笑风生。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便一起来到偏厅之中,开始商议正题。
众人在偏厅之中说了一会儿没有营养的话,而后大同知府谢奉便试探着说道:“刘总兵,此战已经结束,你看这捷报是不是也该发往朝廷了?”
刘君韬笑着说道:“确实!只是不知诸位大人有何建议?本镇回去也好尽快写好这份捷报。”
众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