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百姓识字读文,他就有勇气带着家人去城里闯荡,否则一个字不识,连路牌告示都看不懂,很难有勇气出门,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
但推广官学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没有足够的教材和纸张笔墨,提供足够的文具纸张产量是一方面,但推广印刷术也是重中之重,虽然雕版印刷已经在中唐时发明,但现在绝大部分书籍还是靠手抄,印刷的书籍还是太少。
下午时分,郭宋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官营印刷坊参观,这是一座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官营印刷工坊,早在隋朝时就有了,目前有工匠三百余人,著名的雕版印刷术就是在这里发明的。
雕版印刷术也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也是从最早的碑刻到石板印刷,然后再慢慢发展为木板印刷,延续了数百年,一代代工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口口相传,师徒父子相传,并没有形成一种标准和规范。
这里面当然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秘技自珍,绝大部分老工匠除了自己徒弟和儿子外,是绝不会轻易把吃饭的技术传授给外人,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工匠都来自底层,绝大部分都不识字,写成书给他们,他们也看不懂。
“这里最兴盛的时候是则天女皇当政之时,那时这里有一千余人,日以继夜的印刷佛经,至少印刷了几十万部佛经,传给天下寺院。”
印刷当然需要技术,要印刷得黑字清晰,墨迹不染,这就是涉及到用墨多少,用纸的选择,火候的把握,否则让没有经验学徒工去做,保证印刷得一塌糊涂,但印刷术中的技术核心却是制版,这也是郭宋最关注的。
“那这里岂不是堆放了大量的雕版?”郭宋笑道。
“正是,请殿下随我来。”
郭宋来到后院,后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一角堆满了丢弃的雕版,都是雕刻失败的板子,堆积像小山一样。
正面是三间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