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内乱不断,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财政处于崩溃的边缘,就眼下朝廷财政便已经有了这个苗头,难有良策挽回,而且杨广还继续强行推动他的雄伟大业。
所以,很多事情最终还是归结到“银子”上来,这四五年来,王君临通过西北的兵工小镇,小雨剧院、靠山酒、丽华香茶、明月香水、武林公会等等,挣了巨量的钱财,而且这些生意每天都会继续给他挣大量的钱财,如今范阳郡财政上并没有钱,盐场最近一系列的大动作,都是王君临自掏腰包。
本来从窦士海那里抄家弄了足足十几万两银子,王君临全部上交给了朝廷,这也是杨广对王君临上呈推荐的范阳郡各级官员全部同意的原因之一。下一步卢氏那里也能弄出大量银钱,王君临也决定将其中一半上交杨广,他很清楚杨广现在缺钱,这样做会赢得杨广对他的宠信,对他在范阳郡所做的事情非常重要,所带来的好处远不是银钱所能相比的。
王君临有意将核心势力根基在盐场,因为盐场的特殊性,也不太担心会引起别人警惕,而且即使是有人知道了什么,因为盐场地形开阔,无险可守,又位于.大海边上,以杨广和朝廷官员及各个门阀的传统思维,都不会将目光放在盐场。
不过即使不考虑地形限制,盐场方圆周围一百五十里,折算面积约四十多万亩,大概只有一半土地能开垦为粮田,以这个时候正常的粮产,一年最多二十万石粮食。
以盐场如此有限的生产力,即使开发好,养十万百姓民、组织一万大军就已经是极限了。
即使王君临此时不小心暴露出他有意控制盐场的野心,但只要他每年上交五十万两银子的盐税,杨广和朝廷诸工便不会放在心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五十万两银子已经将盐场抽干了。
王君临却是知道控制盐场是大有可为的。
生产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在同一片土地上能够养活的人口基数,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