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有人打来电话,一开始是战友和领导的问候。但很快媒体记者弄到他的号码,想要来采访。
采访就免了,陈瑞知道轻重,必须婉拒。但他此后几天不得安生,出门必须注意形象不能再穿便装。可穿军装出门,不管走到哪儿,必然有人认出他来,会被立马围住。
知道他叫‘陈瑞’的没几个,但见面惊讶之下,路人往往喊一句:“这不是‘猛龙’吗?这不是电视上哪个飞行员吗?”
姑娘小伙,学生职工,老头老太,见着陈瑞就喊,显得格外亲切。
国内报纸上刊发了‘新型歼击机’的更多详情,出版的军事杂志更是对其进行多方面解读。
电视节目也趁着热潮,反复播放《新闻联播》中的小段视频,请了评论员进行讲解。
双发,重型,舰载,航母,每一条引申都能让读者和观众振奋和自豪。在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人民群众也需要一股属于自己的精气神。
没有这股精气神的国家是必然会垮掉的。苏联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自我否定等于自杀。周青峰要做的便是从朴素的自豪感中重新构建自我认同。
为了拍片,‘圣光’给陈瑞安排了总部附近的酒店。他最近只能在酒店附近转悠。酒店在三环,周围好些工地。
路边有个小土台,几个孩子正在抢土台上最高的位置。
“猛龙一号,准备升空。”抢到土台的孩子假装自己在开飞机,嘴里还模拟航发刺耳的叫声。
底下的孩子不乐意,大声叫嚷道:“你说错啦,你都没喊‘塔台’。你不是猛龙,你快下来。”
孩子们相互争抢,个个都要当猛龙。抢不到的就只能在土台下当塔台。还有孩子抢不到位置,就在旁边找茬。
只要土台上的孩子不能完整复述陈瑞呼叫塔台的对话,立刻就得被猛烈嘲讽,随即被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