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很快就开始喊‘真香’——超市附近的黑人都学会新的谋生技能,兜售盗版光盘。
这生意利润太高了,而且很安全。
vcd在美国售价上千美元,一点不比在产地便宜。可人们还是对此趋之若鹜,因为机器虽然贵,但盘片却很便宜,而且内容极其丰富。
只要购买一台vcd,促销员就会指点顾客应该去哪里买到想要的光盘。别说老外版权意识高,面对琳琅满目的光盘,无人不动心。
好莱坞电影,电视台剧集,演唱会录像,甚至还包括书籍资料——美利坚的书籍可是贵的要死,动不动几十几百美元。以至于学校里的旧书生意非常红火。
‘圣光’还生产用于电脑的‘光驱’,专门给技术人员提供廉价的知识信息。现在的硬盘容量太小,一张光盘可以存下一座小图书馆,搜索便捷性太强了。
就靠解决用户的种种痛点,vcd在全世界都开始受到欢迎。‘圣光’不单单在美国销售,它在世界各地都在倾销,赚取巨量的超额利润。
在东南亚,在中亚南亚,在东欧南欧,在非洲南美,在这些法规不健全的地方,vcd完全畅销无阻。
因为可以赚取外汇,‘圣光视听’在各省的工厂干脆减少了对国内的供应,专门出口。此举不但不受责怪,反而被大加赞赏。
可这东西在欧美日等地的遭遇就不同,从一开始就受到执法机构的打击,可越调查越发现背后的水很深。
所有经销商提供的海关进口文件完全以假乱真。除非到海关去调原始档案,否则没谁能轻易分辨。
美国海关一开始认为己方出现内鬼,海上缉私人员也想方设法追查走私路线。但调查人员很快发现‘圣光’不亏是一家搞走私起家的集团,死活查不到他们的走私路径。
凭借职业敏感,布拉顿认定这是个大新闻,背后肯定有能掀起惊涛骇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