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自己也都踢得挺累的,他倒不觉得是队友的能力问题,而是他们都比较缺乏跑动接应。
也不是说球员不跑,相反的,每一个人都跑得很积极,只是没有围绕着拿球的队友跑动,形成有效的接应点。
没有足够的接应点,持球者的出球选择就少,失误自然就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队友传球时很少去考虑接球者的下一步动作,他们只是单纯地想把球传给队友,没有考虑别的。
杨阳自己也曾经是这样,所以他能够理解队友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们不是努力,不是不想传好球,而是他们不懂得要怎么做。
想到这里,杨阳心中浮现起了一个念头,既然哥伦比亚这么重视他,那他干脆就专门负责吸引防守注意力,为队友拉开防线制造机会。
正好趁此机会,利用哥伦比亚的球员来练练自己的停球。
…………
…………
改变了思路后,杨阳依旧还是跑得很积极,而且每一次都跑到了对方的空当处接球,吸引防守注意力后再把球传给防守薄弱区域的队友。
杨阳的这一转变立即让中国队在场上的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杨阳在阿贾克斯的成绩,国内媒体报道得十分详细,国青队的球员们都对这位比自己还小两岁的队友非常佩服,这使得他们都倾向于给杨阳传球。
所以,在杨阳转变角色后,立即盘活了球队的中前场的进攻。
当比赛进行到第六十分钟的时候,杨阳突然跑到了右路的空当处来接球。
陈滔立即将球传了过来,杨阳将皮球停向了自己的侧后方,顺势转身追着球去。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顿时让哥伦比亚的防守球员都大吃一惊,周围有三名防守球员都同时朝着他扑过来,自然就漏掉了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