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正在聊着天,一个老迈的身影走来,当他走进太极宫,说话声也开始停止,众人开始纷纷行礼,“见过申国公。”
“见过申国公。”
“见过申国公。”
……
老迈的申国公高士廉看着如今朝堂上只有寥寥十几人,“如今这家国大事就只有你们这十几个人说了算了?”
“见过申国公。”顾青也行礼说道。
高士廉盯着顾青说话道:“你小子长这么大了,以前在太子婚宴上,看你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朝中的事情我都听说了。”
“不知申国公所来何事。”顾青站直身体问着。
“有话和你说,顺便来看看你。”高士廉说完话转过身,“老夫就在太极宫外等着你散朝。”
申国公高士廉在贞观十七年就已经向李二告老致仕了,没想到现在又重新走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就离开了,顾青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什么都没说的警告比说出来的警告更加具有威胁。
高士廉就站在太极宫外,顾青也没心思继续召开朝会了,和褚遂良落定了科举事情,就散了朝。
一路走到太极宫外,顾青来到高士廉面前,“申国公。”
“嗯。”高士廉点着头说道,“事情我都听说了,大理寺抓的不少官员中有些人手脚确实不干净,但也不过都是小事,这些人有的依附权贵,有的也确实对大唐有功,你做事要有分寸。”
“申国公这是再和小子讲人情?”顾青诧异。
“人情?”高士廉摇头苦笑,“朝堂上就是人情世故,人心与权术之间的博弈。”
“可若是轻易放了他们,以后这阵风接着助长怎么办?”顾青反问高士廉,“如今已经不是大唐初立,有些事情也该变了,确实如申国公所说,当初大唐初立正是用人之际,朝中官员有多少是沾亲带故的,参差不齐!如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