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道。
“我对印度是知之甚少,唯一让我对印度感兴趣的莫过于文明古迹,瑜伽文化等旅游方面的东西。
虽说中国和印度,我都去过,但是我仍旧觉得印度的投资环境不太理想,难有大发展。”高桥和也认真道。
岸本正义倒是觉得他的看法没有多少问题,颇为类似中国人看印度一样。印度的国家体制和中国完全就不一样。
它在大投资的基建项目,比如电力,道路,桥梁等上面不会出现中国那种领导一拍板就直接干的事情。
印度会反反复复地开会讨论。这种所谓的政治民主也挺耽误时间和事情。再者,印度人没有中国人那一种想要富,先修路的宣传和活在这一世的概念。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面制约了它。印度人更多倾向于宗教那一种不修今世,修来世。
哪怕有了一点钱,不是修庙,就是捐献给“大师”。反正,印度的骗人神棍特别多。在这一个方面,日韩也有类似的问题。
信奉这一些东西的人不单单主力军是中下阶层人群,而且中上阶层人群也有。前者是想要摆脱物质上面的匮乏,而后者是想要摆脱精神上面的不如意。
“你不要被主流的国际评级机构那一些报告和评级给蒙骗了。印度到底适不适合投资,唯有先考察才有发言权。”
岸本正义不免就在脑袋里面想起了国际评级机构也是拿钱就办事儿的主儿。哪怕它们是大牌的西方主流评级机构,也照样会把坏得是说成是好的,死的说成是活的,从而误导了许许多多地人。
要不然,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就不会席卷全球,最先在美国爆发。后来,这其中曝光的丑闻当中有不少是大投行故意为之的事情。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雷曼兄弟之所以会破产,在自己看来,主要是跑慢了,毕竟也是其中的一个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