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后,缓缓开口说道。
“关于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一直是困扰理论化学界多年的难题。”
“在弄清楚界面与界面的性质之前,我们无法从理论的角度,透彻地阐明界面上各种电化学过程的微观实质。”
“仅从数学的角度,我尝试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所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一套理论模型。而基于这套理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已经在anton计算机上得到检验。”
“现在,我将对我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有误谬之处,还望指正。”
那声音不紧不慢。
随着ppt开始放映,陆舟正式开始了他的演说。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为这场报告会而准备着。
尤其是在设计ppt的时候,他不但对理论模型中一些较为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了细致的说明,更是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复杂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不削弱理论本身专业性为前提而展开的。
学术会议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知识得以传播。然而学术报告会不是科普性质的公开讲座,他已经为传播他的理论做出了努力,至于其它人能不能听懂,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事情了。
在理论的专业性上,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会场内的听众们听得很认真,也很专注。
虽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听懂,却没人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因为哪怕错过了一秒钟,错过的都将是整个世界。
“多粒子系统的所有基态性质,都是密度泛函的唯一泛函,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多粒子系统的总能量为无相互作用粒子的动能、一般库伦能、以及多体效应的交换关联势能之和……”
“而此三者的能量,都是可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