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解不到长安,所以暂时田令孜并不想太过逼迫李晔。
“义父,孩儿知道有个地方很富裕。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独占安邑、解县,每年也只献一部分盐以供国用,大部分盈利却是收入囊中。
据孩儿估计,这两县的盐池,每年获利可能高达百万贯,甚至更多。若是能获得这两县的盐池,收归国有,这样国库空虚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田令孜的另一个义子匡佑说道。
百万贯?听到这个数字,田令孜心里一跳,若是这样,这一定要据为所有。
在以前,历任河中节度使都只是每年上交三千乘盐给朝廷,剩下的则是用作军饷。所以对于河中的两地盐池到底有多少盈利,朝廷也不知道。
听了自己义子的话,田令孜便想起河中从黄巢之乱开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而且胜多败少,若是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怎么可能坚持到现在。看来这王重荣的确在盐池上获利不少。
“想要让王重荣把盐池上交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这些节度使,现在都不太听从朝廷的旨意。”田令孜沉声道。
“义父,孩儿有一计。”韩建连忙道,这让匡佑对其很不满,“义父可以先礼后兵,先以朝廷的名义让王重荣上交盐池,若是王重荣不从,就下旨调离王重荣,让义父的心腹去担任这个节度使。”
“王重荣不会这么听话的。”匡佑示威似的拆台道。
“那就以朝廷的名义下旨集结凤翔、鄜延、泾原、邠宁等地的军队讨伐王重荣。相信他们肯定也对河中的盐池很感兴趣,孩儿就不信王重荣可以扛住诸镇大军的进攻。
这样义父不仅能获得河中,而且还能削弱诸镇的实力,一举两得。”
田令孜顿时眼前一亮,满意地看了看韩建,“这个办法不错,一定要把河中的盐池弄到手。要是王重荣识趣,咱家可以让他换个地方当节度使,若是对方不从,那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