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势力分裂内讧。臣在前年击败的只是残元的几员大将,对其它势力只是暂时震慑并无实质性打击。一旦其中的任何一方势力强大了,必定会对我大明形成威胁。毕竟蒙古荒芜,一直觊觎我大明的资源,各部落都是对中原虎视眈眈”。
朱棣实话实话,说得很诚恳。后来的历史证明,他对蒙古的判断也是正确的。
朱允炆在朱棣离京就藩时只有五岁,被封皇太孙之后朱棣又一直在北征,连例行的入朝觐见都来的少,二人接触实在有限。齐泰黄子澄这些大臣一直说朱棣功高势大,要提防,可刚才朱棣进门时悲苦恭谨的样子,实在令朱允炆觉得这个皇叔可怜巴巴的。
直到此刻说起蒙古的形势,朱棣侃侃而谈,身形不知不觉中坐直,眼中也渐渐有了光彩,朱允炆才感觉到朱棣身上的威武自信,也许,还有一点儿霸气。
朱允炆含笑问道:“那么以皇叔所见,北疆应何对策呢?”
朱棣肯定地说道:“蒙古内讧,我大明不好也无法干涉,只能静观其变。一旦有一方势力强大,就要加意提防,扶持一下对立势力用于牵制。目前看残元不足为虑,鞑靼要小心。另外卫拉特部落这些也要注意”。
朱允炆点了点头,有些好奇:“皇叔这些情报都是如何得来的呢?”
朱棣听这话天真,但也不敢笑话,肃容答道:“臣在北疆多年,在蒙古自然有些安排”顿了顿道:“陛下如有兴趣,臣经常上折子奏闻陛下就是”。
朱允炆笑道:“好,那就有劳皇叔。”见朱棣欲言又止,温言道:“皇叔有话但说无妨”。朱棣正想问一问代王的事,这时张元亨提着个食盒走近,躬身侧立在一旁。朱允炆见了,望了望案上的更漏,面上闪过一丝为难之色。
朱棣急忙笑道:“陛下有事?臣改日再来就是”。
朱允炆过意不去:“朕要去天禧寺,晚了寺院就关山门了。皇叔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