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琉璃世琉璃塔 > 第61章 一世铸辉煌

第61章 一世铸辉煌(5 / 6)

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大家都好好帮他;我的葬礼简单点,大家哀悼三天就行了;各个藩王守好封地,不要来京师奔丧了。

其他都没问题。不许藩王来京师奔丧的遗愿,在当时就一片哗然,后世也一直被史学家质疑。究竟是朱元璋本人意愿,还是顾命大臣们小心谨慎,不得而知。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自第一个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历时二千一百三十二年,共有过两三百位皇帝。明太祖在这些皇帝中,说第一绝大多数不同意;说前三应该相当一部分人赞同;说前五不会有人反对吧?清顺治帝评:“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毛泽东则说:“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明太祖建立的大明帝国,历经二百七十六年。中国历史上大一统,超过二百年的王朝只有四个:汉唐明清。

在明太祖之前,自唐朝后期开始动荡,经五代十国,又北宋与辽并立,至南宋与金对峙,这是长达四百多年战祸不断的分裂时期。然后蒙古虽然统一全国统治了九十八年,但这在当时,是认为异族人统治。中原的百姓,始终是不认可的。(就像清朝因为是满族当政,自始至终都有相当多的汉人反抗。)

而明太祖,恢复了中华,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统一了全国。

明太祖登基后在位三十一年,规范典章发展国力。健全了各种政治制度使得中央集权更加集中和强化;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展经济,如奖励开垦,均平赋役,兴修水利,轻税便商等。明初的政治经济初具模型,为之后的永乐盛世奠定了基础。

所以,明太祖一声的功绩概括起来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各位看这个可能眼熟,不错,孙中山借用前八个字做了兴中会的口号,并把这十六个字发展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生主义。实际这段话出自《明太祖实录》,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最大的贡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