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应天府至北平,大约二千五百里路,正常车马行走要近两个月;碰到雨雪难行三个月也说不准。而朝廷的加急文件,标注上“马上飞递”的字样,每天可以三百里,四百里,六百里不等,甚至达到八百里,即所谓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方法是在驿站人马接力,驿站每隔三四十里路就有一个,不停地换新的马匹和人拼命跑。唐代诗人岑参描写这种加急文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将其形容为快如流星。
此时如流星般奔驰在官道上的,却不是驿骑,而是燕王府的内官监马和马三宝。一人一骑,小黑一路马不停蹄,在驿站只是匆匆喝点水吃点食略微眯缝一会儿,终于在二月二十这一天赶回了北平燕王府。
自十一月出发,三个多月过去,燕王府并无什么变化,朱红的漆门在微雨中依旧鲜亮,门上一颗颗铜钉带着雨珠,石头狮子静静地蹲在门口。角门开着,看门的侍卫见是马三宝,急忙迎上来问候:“马大人回来了?”
马三宝点点头,把缰绳扔给侍卫,问了声王爷在哪儿,匆匆地大步来到了观雨轩。
冬天就快过去,府内的积雪正在雨丝下融化,颇有些泥泞。观雨轩本来面对着一片花园,幽静冷清荫翳蔽日,逢上雨天,屋内便暗沉沉的,却并未点灯。
朱棣捧了本书靠在炕上,但是明显的书并不在视线之内,心不在焉地不知在想什么。马三宝远远望去,觉得三个多月不见,燕王似乎苍老了不少,落寞的神情更是衬得整个屋子暮气沉沉。
马三宝一阵心酸,故意放重了脚步,叫道:“王爷!”
朱棣一惊,抬头见是马三宝,不由得面露笑容:“你小子回来了?”一边坐直了身体,端详了下,见他风霜满脸,全身衣服皱皱巴巴又都是泥浆,又问了声:“你先回来的?”
马三宝行礼见过,躬身答道:“是,小的怕王爷挂念,事情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