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劝说一番,扶起了朱慈烺。
朱慈烺被武城德扶着下了祭坛,看着众人的目光,擦着脸,道:“朕响起父皇在世时,也曾来这里,却不是祭祖,而是下罪己诏,向列祖列宗,向天下万民认罪,国有今日,父皇说,都是他的过错……”
朱慈烺说到这里,有忍不住的大哭起来。
不少人听着,表情动了动,心里堵的难受。
要说李自成入京,差点颠覆社稷,是崇祯一个人的过错,那就太过牵强了。崇祯皇帝确实有很多缺点,但他也有勤政,宽仁,礼贤下士,复礼克己等诸多突出优点,这些优点堪比圣君。
所以,要将一些事情推到崇祯头上,在场的很多人都不会答应。
果然,包括周延儒在内,表情纷纷凝色,有不甘之色。
周正也是沉默,心里轻叹,崇祯,算是生错了年代,换了大明任何一个时期,或许都会是一代明君,山河破碎到这种程度,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放到后世才是个初中生,要他力挽狂澜,着实是难为他。
朱慈烺以手掩面,一边在哭,眼神也在悄悄看着下面。
看到周延儒,周正的表情,他哭声顿了下,继续哭起来。
朱慈烺踉踉跄跄下了祭坛,周延儒,周正等人再无法无动于衷,纷纷上前劝解。
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时候动作一定要到位。
朱慈烺被劝说一番,擦了擦脸,忽然抬手向周正,深深而拜,同时大声道:“先生匡扶社稷,挽救大明于水活,功高苍穹,朕深为感激,愿拜先生为师,将国政大计交托于先生,请先生于朕严苛,于万民如亲子……”
朱慈烺突然这个动作,让四周的一群人纷纷愣神。
按理说,周正当得起,皇帝这样动作也应当,无非是做戏给天下人看,拉拢人心。
但知晓内情的人却明白,前一阵子这对君臣势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