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里照常地会有泥鳅和小鱼,生活就是得时常有些小丰收,否则不叫百顺。
小鱼在竹篱里翻白眼,泥鳅在竹篱里翻肚皮。
大喇叭里还在嚷着:许百顺,许百顺,你死脱了头的还不回来?你要生闺女啦!
后一句让许百顺气愤了,他毫不犹豫地回敬了一句:什么闺女,是儿子!
接下来是溅着水花往家奔。清流冽冽,以连建制计算的泥鳅小鱼们蹦着花儿逃开了成为小农经济的一部分。据许百顺夸大其词的说法,那天逃掉的泥鳅至少有十二斤,而他确实得了个儿子,却只有六斤五两,所以,后来一到许三多的生日,许百顺的嘴里总会嘀咕着,说可惜了他的那塘泥鳅。有时候是大嘀咕,伴着荷包蛋挥过来的一个巴掌:真可惜了他娘的那塘泥鳅!
下榕树的村中空地是许百顺的必经之道,一个后来被村长改名叫幸福广场的地方。但这时候的村长还没有起名题字的恶习,他正抱着他那一岁的儿子成才,在那块未来的幸福广场上招摇,他朝许百顺从鼻子里哼出一串模糊的声音:回家生儿子呢?他说。
许百顺一向对此类事不屑挂齿,他挥挥手,算是一种响应。他说谁知道是骡子是马?又不是我生,老母鸡天天抱窝,女人家就得生儿子,急啥?
村长又哼,他说我儿子名起好了,叫个成才,以后准定成才。
许百顺也哼,那是对的意思。
村长说我儿子七斤四两呢。他还要补充什么细节的时候,许百顺已经一划一划地去远了。村长的哼哼就急成了嚷嚷:不说不急吗?远处的许百顺说不急!小娘养的急!
村长琢磨了会,觉得许百顺的背影很像只水鸭子,这个想法让他安心,重新专注于自己准定成才的儿子。
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两小孩,后来竟成才成到了一个部队上去了。
半个村子的老少齐拥在许家的门口,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