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说道:“罗南,你的吸引力太大了,很多片商都在竞争那部《放牛班的春天》,我根本不用出价,后面他们自己就争的白热化了。”
罗南却说道:“因为那部片子确实很有特色。”
托尼-科赫认同罗南的观点:“我看了一段,感觉确实很不错。”
罗南问道:“这部片子交易达成了吗?最后被谁买走了?”
“达成了。”托尼-科赫想到那个胖子,说道:“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哈维-韦恩斯坦拿到了北美发行版权,据传他花费了700万美元高价。”
罗南瞬间明了:“哈维-韦恩斯坦有可能会运作《放牛班的春天》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托尼-科赫立即收起笑脸:“成为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嗯。”罗南越想这种可能性越大:“这是能让哈维-韦恩斯坦唯一大投入购买影片版权的理由。”
“我们有了个强力竞争对手。”托尼-科赫也听说过奥斯卡推手的鼎鼎大名。
罗南皱眉:“700万美元版权费,加上运作奥斯卡的投入,如果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哈维-韦恩斯坦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资?”
很多好莱坞电影,经过多年线下运作,都能抹平账上的亏损,但这个时间延长到十年二十年的话,还有什么意义?
托尼-科赫这时问道:“罗南,你那边怎么样了?”
罗南放下刀叉,取过纸巾,边擦手边说道:“基本谈妥了,使馆影业今晚就会签约。”
又是一个加拿大清爽的上午,纳瓦斯再次进入多伦多电影节的交易区,他神情有点严肃,昨天一天下来,没有找到一部能让他下定决心签下来的影片。
那部法国电影看起来不错,但海外电影再出色,在北美的表现都要打上个巨大的疑问,失败的可能远远超过成功。
后来他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