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初唐大农枭 > 第两百九十一章 又见颠倒句

第两百九十一章 又见颠倒句(4 / 6)

,文化程度大多仅仅只是会认知,他们有一些原先是市集上的小贩,能说会道。

有一些,则是当地人品不错的实诚汉子,大家信服他们。

平时有纠纷需要调解,有案件需要审理判罚的时候,找民间不同行业的人一起来评理,得到的结果,往往比一个人一言而决更加有说服力。

其实啊!想要一个地方快速的安定下来很简单,想民所想,让各个阶级的利益,述求,得到基本的满足。

当官了,为民办事,让民众的利益述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做了为民的好事,你们就给他们升官,加爵,他们的利益述求就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循环。

当官的在上面作威作福,剥削百姓,百姓们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地方就不安定。在一线直面百姓的吏员为百姓办了好事,得不到升迁,他们也就不愿意去费力干什么好事了,从而也开始学着官员,剥削百姓,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可是,官府都为百姓做好事,富了百姓,那么国家怎么办?国家需要税收钱粮来维持官府的运作,训练军队,制造武器装备抵御外敌啊!对百姓好,可是需要钱财的,可不是人人都能像你这般,搞出这么多赚钱的产业,让所有百姓都万事不愁。”长孙无忌反问道。

于秋笑着答道,“世人总以为国富了民才会强,朝廷对百姓好,就是轻徭役,轻税赋这两招,没有了徭役税赋,朝廷就会穷,其实则不然。

在我看来,只有民富,国才能强,因为百姓们富了,国家的税收会源源不断,甚至用都用不完。

而国富了,民不富,却只是虚假的繁荣,百姓们没有对抗疾病,意外灾害的能力,国家就算再富,也还是会出问题,而且,一段出现昏聩的君主,胡乱挥霍国财,很快,一个王朝就会覆灭,前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我洺州的县令,乡里的理政官员,没有征百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