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是比这两样海产更值钱的,然而,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海鱼的价值,却并不是这么定义的。
比如常吃的黄花鱼,石斑鱼,鲍鱼,和带鱼,鲅鱼,鲳鱼,多宝鱼,三文鱼,金枪鱼,谁多谁少,哪个更容易捕捞,那个更美味,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得需要于秋这样的专业厨师,来给它们做定义。
甚至,哪些鱼能吃,哪些鱼不能吃,大家都得听于秋的。
在此之前,谁见识过这么多数量,这么多种类的海洋鱼货啊!
阚棱第一回觉得,杀鱼居然比打鱼还难受,尤其是于秋让他带人用草绳将所有半斤以上的梭子蟹捆扎好的时候。
在后世菜市场,三四两以上的梭子蟹,就算大的了,在这个时代,没有半斤以上的,于秋却是懒得吃,因为,他看到船舱里好多超过一斤的梭子蟹,这起码得两三年才长的成。
而那些明显小于半斤的,都将是于秋用来饲养的种苗,相信,用箱笼将它们框在海里,不断的给他们投喂一些海鱼或者鱼内脏,一定能让它们的生长速度加快的。
至于普遍在三十厘米左右长的十足大龙虾,在后世一只至少也要卖到好几百,在这个时代,于秋也不打算便宜卖,在没有别人掌握这种三十米以上深水捕捞技术之前,他将会把这些海味定为成高档食材,让一般人根本吃不上。
毕竟,赚钱,才是他完成海产养殖任务的目的。
船工水手,上千号人齐上阵,忙活了大半夜,总算是将六大船海鱼全部杀好了,于秋亲自下厨,煮了一个虾蟹煲给大家尝鲜,众人一边大快朵颐的吃着,一边听他说着一些对未来海产方面的规划。
阚棱属下一个叫吴江的人,被于秋任命为了海产捕捞养殖业的总管事,所有船工会留在这里打造一段时间的箱笼和其它海产养殖生产设备,水手们负责安装。
晒鱼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