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游牧民族本身缺乏创造力和建设能力。
他们没有办法,像中原农耕民族一样,在草原上建设起用砖石构筑起来的城市。
便只能依靠祖辈的智慧和经验来求生。
于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选择在迁徙路上,将牛羊牲畜,集中在某一个特殊的地方休息、过夜。
千百年来,代代流转。
于是,一代代的牧民,在赶着自己的牲畜迁徙之时,不断的在同一个地方休息。
牲畜们的粪便、自然掉落的毛发,堆积在地表。
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
久而久之,这些地方的地表被风干后硬化的牛羊粪便、毛发一层层的覆盖起来。
于是,其所处之地的保暖效果,便不断强化。
由之形成了良性循环。
几百年下来,这些地方就被称为‘羊盆’。
被包括匈奴在内的所有人,都视作比生命还珍贵的宝物。
哪怕是匈奴人和东胡人,打生打死,也没有人想过去破坏这些地方。
即使月氏人被打的远走数万里,连国王脑袋也被砍掉了,但月氏人也没有破坏那些他们控制下的羊盆。
直到那个男人出现……
他将血与火,带到了草原上。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率领其骑兵,不断的穿插再穿插,攻击再攻击。
漠北决战时,他的骑兵,七天内就从弓卢水下游打到了难侯山。
一路上,他烧毁了他所见到的所有羊盆。
无数人,无数代的辛苦积累和运营,一夕之间,在熊熊烈焰之中化为乌有。
这才是匈奴人花了二三十年,都没有恢复元气的真相!
人口可以繁育、劫掠。
牲畜可以蕃息,壮大。
但羊盆,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