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态度,继承了孔子的‘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暗和了杂家的‘富贵则仁义附之’的理念。
如今,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司马迁叹道:“论及治世之道,世焉有善于张子重者乎?”
民不富,如何会知礼仪?
衣食不足就谈论荣辱,那不是耍流氓吗?
显然,新丰的路是正确的。
只有先富民,然后再施行教化,才能起作用。
不富民而谈教化,就像刻舟求剑的楚人一般,不过是空谈。
此时,天子已经从御撵上下来。
太孙刘进,领着数十名新丰官吏,上前迎接。
左近百姓们更是纷纷屈膝,高呼着:“陛下万岁,大汉万年……”
司马迁于是连忙整理好衣冠,跟了过去。
在太孙殿下的引领下,天子走入一条田间阡陌小道。
群臣,自是排着队,跟了上去。
司马迁是老臣,又是太史令兼着中书令,因此有所优待,走在人群中间。
即便如此,也是等了好久,才得以进入那条阡陌小道。
春日的暖阳,照在田间。
麦田里,禾黍悠悠,中心摇摇,威风吹过麦田,泛起无数麦浪。
司马迁看着这些壮实、饱满而坚挺的麦子,不知为何,眼睛泛起了丝丝泪花。
因为,这是他此生见过的最壮丽的景象。
比龙门峡的浪潮更壮美,比碣石的波涛还优雅。
因为……
这是麦,五谷之一。
社稷的底蕴,国家的希望,天下的未来所在。
“这样一亩麦地,收获之后,能有几石之产?”群臣中,无数人窃窃私语。
“五石以上吧?”有人比较保守的估计着,不过显然,他没有做过农活,不知稼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