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明,虚无缥缈的天,关不住皇权!”
连大怂的皇权,都不怵所谓的天变、灾异。
遇到灾害,象征性的发个罪己诏就算了结了。
其他王朝,更是将天人感应,当成了擦屁股的纸,有用就拿来用,没用就丢一边。
“晚辈不才,愿为皇权,编织一个牢固的笼子!”
“书云: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晚辈以为,比天人感应更可靠!”
心中想着这些,张越就跟着董越等人,从陵前的青石小路,进入了董陵之中。
汉人讲究侍死如奉生。
先人魂魄,在九泉之下,要与阳世一般。
故而董陵神道两侧的石像与石雕,皆是以读书的文人,持简的士人为主。
在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块石碑。
其上书云:汉博士故江都王相故胶西王太傅董子仲舒之陵。
随行而来的下人,将三牲祭品,陈列到陵前。
董越与褚大、赢公,各自上前,跪到石碑前,有人将早已经写好的祭文摊开,沉声念了起来:“唯汉延和二年春正月庚申,岁在庚寅……”
………………………………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漠南草原上。
一骑东来,背插令旗。
所过之处,无数部族、部落,纷纷避道,战战兢兢的看着这代表着汉朝信使的骑兵。
“为什么我们要如此畏惧这区区的汉骑?”有部族的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问着部落的酋长。
“汉朝神威,谁敢不惧?”酋长答道:“而且,汉人于我乌恒有大恩呢!”
“若无汉朝,你们恐怕连活命都是一个奢望!”
二十年前的乌恒,只是白山黑水之间渔猎的小族。
人丁加起来,不过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