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机者们,顿时就心生去意。
只是,如今乃是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
无数的眼睛,公车署上下的官吏和待诏士人,都在看着自己呢。
而士大夫们,都是要脸的。
若是听闻三年之约,就拂袖而去,以后还怎么混呢?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大家都知道,只要他们敢这么做,不出三日,长安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会知道,他们当了逃兵,畏难的名声就会跟随他们一生一世。
所以,他们只好苦笑两声,然后互相看了看,心中后悔不已。
“上了张蚩尤的激将法了!”不知多少人心中哀嚎。
但,也有聪明人,敏锐的发现了王安说辞中的关键,于是挺身而出,拜道:“晚辈敢问署长足下:既然有三年之约,想必自有相应的奖赏吧?”
众人一听,纷纷醒悟过来。
汉人,并不避讳谈及钱财报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忠君的前提,是要食禄。
若是没吃刘家的俸禄,很多士大夫都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忠于刘氏天子的义务。
譬如齐鲁一带的缓则们,就都是这么认为。
故而,举凡契约,都是有付出,必有报酬。
白纸黑字,明确权责。
这一点,后世无数出土文物,都可以证明。
“自然有的……”王安微笑着道:“三年约满,若无纰漏、渎职、犯法之事,则大鸿胪必举定约人为太学生,甚至孝廉、贤良方正,乃至于破格收录为大鸿胪之吏,便是举为太孙宫官吏,也非不可能……”
“且契约期间,一切开销、花费,皆由护羌都尉官署报效,提供不低于中国四百石官员俸禄,提供休沐日、岁可请一次送亲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