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礼乐教化。
看这套《公孙子》让张越有种在看后世出土的秦代简牍的感觉。
里面讲的东西,太系统了。
特别是其中分开讲述的那十几个被作为例子的案件,几乎就和秦代的时候的法家政治家们对人民和官吏进行教育的时候一样。
将这套书看完,张越只有一个感觉——公孙弘该不是一个披着儒生皮,实为法家门徒的人吧?
在事实上,其实他不是第一个这么觉得的。
几乎整个汉室的舆论界,都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可惜啊……
公孙弘辛苦一生,最终却没有留下太多遗产。
而且因为他生前太清廉了,以至于现在他的子孙将他的心血著作,当成了宝贝,高价惜售。
一卷书就要一百金,还不许抄录。
于是,公孙弘的心血和著作,终于堙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幸好落到我手里了……”张越笑着将这套书收到书房之中。
等过一段时间,造纸业搞了起来,再搞雕版印刷技术。
就拿公孙弘的这一套书来当敲门砖。
一方面能赚钱,一方面可以普及教化。
说不定,能产生一些涟漪,影响到后人呢!
至于公孙弘的子孙们会不会因此恨他?
张越却是管不着了!
而且,张越知道,未来恨他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的汉室,像公孙弘的子孙一样,拿着祖上的心血著作或者发明创造,当成敛财工具的人有无数。
门户之见和一己之私,令无数经典和技术被埋没在根本不懂它们的人的手里。
在秦代,诸夏民族就已经开始了尝试了大规模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制造。
但在现在,还懂这些东西的人,恐怕已经不足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