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候的他,自然就可以打起‘春秋大义’的旗号,展开进一步的行动了。
长安朝堂上的三公九卿,难道还能说他李广利维护‘春秋之义’有错不成?
这也素来是武将集团对付文官集团的拿手好戏。
此刻,听到张越提出的反对意见,李广利根本就不以为然。
他甚至觉得,这有可能是这个张侍中的私心在作祟。
民生困苦?
他是军人,从不考虑这个问题。
他从军以来,也从来没有为钱粮发愁过。
他只管打仗!
至于财政和后勤问题,那是大司农、少府卿和丞相需要考虑的问题。
若要他来考虑这些,那要这些九卿三公做咩?
所以,他也只是听听而已,知道张越和刘进的意见就行了。
现在来看,情况很好啊。
对方虽然委婉的表达了异议(在李广利看来,这多半是这个张子重想在未来自己领兵出征去捏车师这个软柿子),但至少没有反对。
不反对就是善意中立!
有这个态度,他就放心了、满意了!
只要这个新贵不去天子那里给他的计划添乱,他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至于财政困难?缺马?
只要天子同意了,在廷议上通过了。
谁敢缺他的大军的一根毛?
当年,天山战役,公孙贺敢扣李陵部队的战马,但却不扣他的军队哪怕一辆鹿车。
为什么?
就凭他是天子最信任的大将,报告可以不经兰台,直抵君前的海西候贰师将军!
在这个国家,没有哪个机构,敢拖他的补给物资和供应!
所以,张越的提醒,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里。
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很谦虚的,微微欠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