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挖空心思的琢磨改革献策,长篇大论的发到院长邮箱表忠心。
其中尤其以博士教师们最擅长,这比写论文简单多了,洋洋洒洒的一大篇,没准儿还能趁着新院长上台重新洗牌直接跃过新手村上位呢。
当然老教职员工就很清楚赵磊磊所处的那帮小酒馆沙龙画家,才是跟他关系最为紧密的。
这也导致蜀美最有实力的一帮画家,毫无争议的全力支持赵磊磊。
到这时候,有人才发现赵磊磊其实是当初四位竞聘者里面,牌面最齐全的。
学生,他有万长生掌控,老师画家这边有老童这一大片支撑。
相比不太合群的郭槐生,主要是在老教授里面有点影响力的国画系主任,基本和学生跟画家都不沾边的伍书记。
赵磊磊恰好是那个所有点都能联系上的中间位。
他上任,仿佛才是最能获得各方平衡的存在。
很有利于他的改革。
当晚万长生肯定带了几个人去小酒馆和老童他们喝酒了,赵磊磊再也不合适出现在这种场合,老童也就开玩笑的说万长生应该把这个责任担当起来,当初他可是作为老黄的传声筒招揽大家没事儿喝酒聊天疏通思想,保证了老黄对所有知名画家、主要骨干的情况了解。
其他画家嘻嘻哈哈,说万长生不用,现在几千学生都是他的人,随时能了若指掌。
赵磊磊这院长当起来应该比想象的要轻松,起码学生工作被万长生这边全力承担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万长生肯定扑在蜀美忙了个昏天黑地。
除了雕塑系正常课堂上的时间,其他基本都待在竹庐梳理大美社的工作。
各系各专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打分系统要怎么做,怎么才是最让学生能够有效参与的方式,大美社天然有优势来做。
附中的整个架构,专业设置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