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午睡……都已成了习惯。
这个年纪的孩子,既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实,也是性格养成之时,且一群孩子在一起,是最容易培养他们的性格的。
朱载墨隐隐然,已通过时不时的揍徐鹏举,获得了威信,成为了孩子王。
这令方继藩对于方正卿倒是有几分忧虑起来。
这孩子……不像自己啊。
一丁点霸气都没有!
…………
一封奏报,已送至户部。
户部侍郎杨业,取了奏报,只垂头一看,面上却是一愣。
这户部正在核算今年的钱粮呢。
云南需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从哪儿来,实是让人费心的事。
可现在……
这位杨侍郎顿时面露喜色。
好兆头啊。
他二话不说,立即命人将奏报送入内阁。
此时是正午,在文渊阁里,大明宫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个阳光房,四面除了木框之外,几乎都是玻璃,京师的天气干燥,夏日的日头,却并不毒辣。
此时,让人拉开了三面的窗帘,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人,坐在这暖洋洋的太阳之下,徐徐喝茶。
欧阳志已是启程了。
据说还去了一个刘瑾。
刘瑾是谁?
三人面面相觑。
不过慢慢的,他们倒是开始有了一丁点的印象。
就是那个在江西立了功劳,据说还得了陛下嘉奖,最后又死而复生的太监。
刘健听到会有一个镇守太监去,下意识的松了口气。
心情也爽朗了一些。
毕竟,是人都明白,镇守太监是干什么的。
“这方继藩,对他的门生欧阳志倒是不错,老夫此前,还对欧阳志有所担心呢。”
刘健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