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是菩提’,经历一切恶事甚至贪欲杀戮,都是修炼的法门。”见虚初方丈愣住,接着道,“大师一生,怕是都在‘去恶为善’,舍妄念烦恼而求空性,岂非麻烦又艰难得很?”
“明王高明。中原显教的某些律法,是舍恶而取善、舍有而取空,依老衲看来,确实是救偏。”虚初方丈沉吟道,“老衲相信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合一圆满,众生皆佛。”
“哦?方丈倒像是我们天竺密宗的。”
金刚明王笑了出来,难得一见的笑容有些怪怪地:“偈语曰:‘非增非减,非取非舍,自他不二,知五毒本身就是佛性,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何用转?何用修?一切诸佛以持真言而得成就。”
“明王说得不错,密宗的道理与禅宗本无本质不同,亦有不少人称禅宗为大密宗。”
虚初方丈温言道:“然而不修不练,不明教理便修法,譬如以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乱用贪嗔痴慢疑,不免走入了旁门,难免落入因果地狱,又怎么可能仅靠真言咒语就成佛?”
“哦?”金刚明王的面色冷了下来,“那么以方丈之见呢?”
“吐蕃的喇嘛教,同样由天竺传入,然而各大派别均视显密教法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喇嘛须学习所有重要的佛说经典包括俱舍、中观、唯识、律学、因明等多年,方能进修密法。”
虚初方丈诚恳说道:“喇嘛教为何先显后密?显教的出离心能摄一切修持入内道,菩提心能摄一切修持入大乘道,密法必须奠基于显教的证德之上,必须先明白暇满难得、死殁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
见金刚明王神色不以为然,虚初方丈长叹一声道:“明王所修密法,竟然一心修密、毫无证德基础,作为一时权宜方便未尝不可,究竟非长远之道。佛法越习越深,恐怕,无益反害。”
二人在这里讨论佛法,众人的目光渐渐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