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便是沦为给明商打下手,利用自己的店铺,原本的销售网给明人来换取暂时的苟颜残喘。赚取一点的微薄的佣工费用。
而秦国的权贵们,在历经了一段痛苦之后,一些聪明人却突然发现,只要将自己的生意挂上明人的牌子,以往的税赋,就几乎降到了在利润面前忽回略不计的地步的时候,于是一夜之间,原本很多的店铺,便换了招牌,这些聪明人与明商开始合作,在自己大赚的时候,却让秦国的国库开始受到重创。
太平银行,昌隆银行争先恐后的在秦国一座座城市开设着自己的分号,一个个在秦国赚取了大钱的明商人,将的筐筐的铜银,银两存入这些银行,然后将着薄薄的一份存折揣进怀里,便喜气洋洋的踏上返程的路途,准备回去组织第二次的货源。
现在将现钱存进银行,已经成了商人们的第一选择,钱存进银行里,不但不用交管理费,还有利息可取,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在秦国存进去,回到明国,在任何一家银行分号之中凭着手里的存折便能兑取,谁还会傻不拉几的拖着沉重的铜银,揣着珍贵的金银在路上冒险呢?
而太平银行,昌隆银行自然也是兴高采烈的,当银行里的铜钱,金,银装满库房的时候,他们便一车一车的往国内运,对他们来说,自然没有普通商人的担忧,他们背后靠着的是大明强大的武装力量,而且,他们运这些东西的时候,可都是全副武装,而这些护卫,都来自退役下来的明国军人,这些人在退役之后,被高薪聘请过来,继续他们的军事生涯。
而秦国人,在经过了最初的短期的不信任,怀疑之后,因为大明商人的无孔不入的渗透,他们也将手里的余钱开始存进银行,换取明人那轻飘飘的一纸存折和同样轻飘飘的纸币,将钱存进这些明国银号之内,居然还有利息可收,这是秦人以前不敢想象的。
大明商人,银行,正如同一架架抽水机,在微笑和热情之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