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的军工系统必须要好好的反思,明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做不出来?”
曹辉苦笑:“郭将军,你知道明人的吏治改革么?”
“听说过一点,不过这与我没有啥关系,所以也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与这场战争有什么关系?”郭显成奇怪地问道。
“有关系,不但有关系,而且还有很大的关系。”曹辉叹道:“秦风废除了各国一直以来的取士方式,在我们大齐,官员的选拔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便是科考取士,一篇文章定终身,另一条腿便是举贤荐能,由官员推荐任命。”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啊!”郭显成道:“科考是给所有人一条道路,而推荐便能拾取遗珠,将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原先的立意当然是好的,但到了现在,却是变味儿了。”曹辉道:“科考,一篇文章定终身,这倒好,大家都去琢磨这文章怎么写了?经世务实呢?一概不会,郭将军,去年春耕的时候咱们新取的那个状元闹出来的笑话,你也有所听闻吧?”
郭显成笑了起来,“就是那个分不清麦苗与韭菜的那位状元吧?也够倒霉的,在皇帝面前出了这么一个大丑,本来该入翰林院当个清贵官儿的,升迁也快,这倒好,直接被皇帝一脚踢到最穷的县去体验生活了。”
“说来好笑,但深想可就不好笑了。其实这样的笑话还有很多,真正让皇帝知道的那又有几个?前年,吏部提请任命的那个去治理河道的河督,对河工完全一窍不通,却又书生气十足,刚愎自用,死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酿成大祸,最后自己掉了脑袋,也让大齐百姓吃足了苦头。”
说到这件事,郭显成也沉默了下来。“我麾下有个校尉,家就在那个地方,那场大水,便让他再也没有了亲人。”
曹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条腿,能真正选出来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了,而另一条腿呢,变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