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叔,问件事,假如你还在下相县令的任上,收到旁边的僮县或者取虑求救,说是有人聚众起事,率众围攻僮县或者取虑的县城,你会不会派出援军去增援?假如派的话,会派多少军队?又会在几天之内派出援军?”
知道项康是想分析僮县和取虑的敌人何时发起反击,周曾仔细盘算了一会才答道:“回禀项公子,我会见机会行事,倘若我知道围攻僮县或者取虑的敌人不多,大概只有六七百人,我会在最短时间内集结一支大概千人左右的军队增援,其中征召和集结大概需要两天时间,然后立即出兵,加上路程所需的时间,大概在三天之内,我的援军就能赶到僮县或者取虑增援。”
言罢,也没等项康继续追问,知道项康用意的周曾又主动说道:“倘若在征召和组建县军的期间,我又收到消息,知道僮县或者取虑已经被敌人攻占,那我会有两个选择,一是优先自保,用我手里的军队优先守卫下相县城,同时向郡守求援,请求郡守派遣郡军来反攻下相,到时候我再出兵相助。”
“那第二个选择呢?”项康问道。
“假如是僮县被敌人攻占,我会联络取虑县令,邀请他和我一起出兵反攻下相。”周曾回答得很简单,说道:“加在敌人在僮县站稳脚步之前,尽快把僮县夺回来,把叛乱扼杀在萌芽中。”
项康的眉头有些皱紧了,又不死心的问道:“亚叔,那你最有可能会做出那个选择?”
“第二个。”周县令回答得更直接,说道:“马上和另一个县令联手平叛,既可以避免叛乱扩大,威胁到我的治地,又可以争取立功受赏,从叛军手里夺回一座县城,可不是什么小功劳。”
项康的眉头皱得更紧,甚至还有些想要改变自己的战略计划,想学历史上的陈胜吴广和众多流寇一样以攻代守,乘着各地官府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抢先向周边的县城发起进攻,象蝗虫过境一样的以战养战,一边劫掠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