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两次南下,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加上大宋君臣毫无战略远见,而是一心想割地求和,从而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也是直接导致大宋灭亡的错误——没有往京城调集粮食!
从宣和七年(1125)十月,到靖康二年(1127)二月,接近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往京城调集粮食,造成八十万人被困孤城,结局可想而知。
根据历史记载,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对汴梁城完成包围之后,仅仅过了半个月时间,汴梁城内就已经断粮。
包括太上皇赵佶、小皇帝赵桓在内的皇室成员,每天只有两碗稀粥。防守城头的将士,每天只有一碗稀粥。
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围城战一开始,就过上了凄惨的易子而食的炼狱生活。只要路上出现饿死、战死的尸体,军卒、百姓马上就会蜂拥而上分尸,然后连皮带骨拿回家熬肉汤度命,最后发展到军队贩卖尸体当食物的悲惨境地。
《靖康纪闻》:“凡斩首者,顷刻复为军人、百姓剖剥殆尽,至有并骨持去者,遗骸不可胜计。蔡河、汴河老小横尸尤多,亦有被割尽者,皆军民乏食。至此,市井公然以人肉货卖。”
“(因为没有柴禾烧饭取暖),万岁山斫伐者益众,台阁亭榭悉毁拆。而仓皇之际,台榭欹倒,奔逃求出,蹂践至死者百余人,互相殴击、攘夺而死者又数百人。顷刻间被刳剔,市井货人肉者甚多,至是又多有之。”
此后还被金使耻笑:“使民争利,定强者得,弱者失。至压损人民,何不命官拆俵散乎?”可见大宋君臣除了内斗之外,毫无管理才能,只能贻笑大方。
李宪确认自己穿越到北宋末年,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改变社会制度,无法铲除罪该万死的大宋君臣,也就无法控制大宋官军,自然也挽救不了汴梁城内的八十万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很早就忍痛决定:以牺牲一座汴梁城八十万人为